1、【题目】双轨制形成于18、19世纪的西欧。其中一轨是学术性的,另一轨是职业性的。以下描述正确的是()
选项:
A.两轨均发端于高等教育,是自上而下的
B.两轨均发端于高等教育,是自下而上的
C.学术性一轨是自上而下,职业性一轨是自下而上
D.学术性一轨是自下而上,职业性一轨是自上而下
答案:
C
解析:
暂无解析
1、【题目】“形式教育论”认为,教育应发展人的能力,这个“能力”是指()
选项:
A.实战能力
B.创新能力
C.理性思维能力
D.解决实际问题能力
答案:
解析:
1、【题目】明代在城乡广泛设立一种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机构,他在招生择师、学习内容和教学活动等方面形成了极为完备的制度,这种教育的机构是()
选项:
A.书馆
B.精舍
C.社学
D.私塾
答案:
C
解析:
暂无解析
1、【题目】“形式教育论”认为,教育应发展人的能力,这个“能力”是指()
选项:
A.实战能力
B.创新能力
C.理性思维能力
D.解决实际问题能力
答案:
C
解析:
暂无解析
1、【题目】某初中三年级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四门学科期末考试成绩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如下,其中平均数的代表性程度最高的学科是
选项:
A.语文793
B.数学852
C.英语904
D..物理755
答案:
B
解析:
暂无解析
1、【题目】“君子之学也,入乎耳,箸乎心,布乎四体,形乎动静”这一学习过程论述出自()
选项:
A.《论语》
B.《墨子》
C.《孟子》
D.《荀子》
答案:
D
解析:
暂无解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