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 :
不咎既往
不咎既往
bù jiù jì wǎnɡ
  • 不咎既往的解释
  • 咎:责怪。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。

  • 词语解释:

  • 不咎既往bùjiù-jìwǎng。(1)对以前的错误不再批评责备。
  • 基础解释:

  • [letbygonesbebygones;donotcensuresbforhispastmisdeeds]对以前的错误不再批评责备以后惟有以宽大为念,不咎既往。——清·薛福成《咸丰季年三奸伏诛》
  • 引证解释:

  • ⒈亦作“不追既往”。引语出《论语·八佾》:“成事不説,遂事不諫,既往不咎。”《明史·贵州土司传》:“令还侵地,不咎既往,已属国家宽大。”清薛福成《庸庵笔记·咸丰季年三奸伏诛》:“此后惟有以宽大为念,不咎既往。”清林则徐《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》:“闻该夷平日重一信字,果如本大臣所諭,已来者尽数呈缴,未来者断絶不来,是能悔罪畏刑,尚可不追既往。”
  • 综合释义:

  • 咎:责怪。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。既然他已经承认了错误,我们就可以~了。不咎既往[bùjiùjìwǎng]对以前的错误不再批评责备以后惟有以宽大为念,不咎既往。《明史.卷三一六.贵州土司列传》:「令还侵地,不咎既往,已属国家宽大。」。清史稿˙卷五二一˙藩部传四˙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传:尔等遵旨服罪,朕不咎既往,其应归巴林人畜缺少之数,悉从宽免。
  • 汉语大词典:

  • 语出《论语·八佾》:“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”谓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。《明史·贵州土司传》:“令还侵地,不咎既往,已属国家宽大。”清薛福成《庸庵笔记·咸丰季年三奸伏诛》:“此后惟有以宽大为念,不咎既往。”亦作“不追既往”。清林则徐《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》:“闻该夷平日重一信字,果如本大臣所谕,已来者尽数呈缴,未来者断绝不来,是能悔罪畏刑,尚可不追既往。”
  • 国语辞典:

  • 对过去的错误不再责难。参见「既往不咎」条。
  • 辞典修订版:

  • 对过去的错误不再责难。参见「既往不咎」条。《清史稿.卷五二一.藩部传四.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传》:「尔等遵旨服罪,朕不咎既往,其应归巴林人畜缺少之数,悉从宽免。」
  • 成语词典版:

  • 01.《明史.卷三一六.贵州土司列传》:「令还侵地,不咎既往,已属国家宽大。」02.《清史稿.卷五二一.藩部列传四.喀尔喀土谢图汗部》:「尔等遵旨服罪,朕不咎既往,其应归巴林人畜缺少之数,悉从宽免。」
  • 出处:

  • 春秋·孔子《论语·八佾》:“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”
  • 其他释义:

  • 咎:责怪。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。
不咎既往的书写
字义分解

读音:bù

[bù]

副词。 ◎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 ◎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 ◎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读音:jiù

[jiù]

过失,罪过:咎戾。负咎。以彰其咎。 ◎ 怪罪,处分:既往不咎。咎由自取(遭受责备、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)。 ◎ 灾祸:休咎(吉凶)。 ◎ 怨仇:与臣有咎。

读音:jì

[jì]

动作已经完了:既往不咎。既而。 ◎ 已经:既成事实。既定。 ◎ 常与“且”、“又”连用,表示两者并列:既快又好。

读音:wǎng

[wǎng]

去,到:往返。往复。往还(huán )。往来。交往。向往。勇往直前。 ◎ 过去:往昔。往日。往事。往古。往常。以往。一如既往。 ◎ 同“望”。

不咎既往造句
1、既然他已经承认了错误,我们就可以不咎既往了。2、昔日孙浩的刻薄冷酷,奸诈阴森的面孔,在他此刻从内心弥漫起来的不咎既往的柔雾中模糊起来,甚至还萌生日后好好知恩图报的心思。3、宋徽宗表面上似乎对周邦彦不咎既往,其实内心里恨不能将其除之而后快,因此在听得金使者的请求后,正合自己心意,于是毫不犹豫地便将...
精品分类
PC端 | 移动端
掌乐学(zhanglexue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Copyright©2009-2021 掌乐学 zhanglexue.com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