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 :
茶姓
更新时间:2024-03-28 17:30:36
姓氏起源
郡望堂号
迁徙分布
拼写规则
QQ头像
其他
  •  茶姓来源

      第一个渊源

      源于姜姓,出自上古神农氏炎帝陵寝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传说,炎帝神农氏为民生医病而尝百草,在其过程中发明了茶。

      在炎帝逝世后,人们便将其葬于茶陵(今湖南茶陵),其护陵族人以地名为姓氏,称茶氏,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。

      第二个渊源

      源于子姓、姜姓,出自西周初期齐太公姜尚之后,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。汉朝时期学者王符在《潜夫论》中称:“茶氏,殷旧姓。齐太公之后有茶氏。”西周初期,子姓殷商族人中就已经有茶氏,后来齐太公姜尚(姜太公、吕尚)的后裔子孙中有人在周王室和齐国为茶师者,专职制茶并侍奉国君用茶,后逐渐成为各诸侯国中的茶大夫,史称“茶正”。其后代因以为姓氏,称茶氏。

      茶氏族人在西汉朝中期有渡海赴扶桑倭国者,扶桑倭国在东汉时期归附汉王朝,受封倭奴国金印,茶氏族人在倭奴国生息繁衍,成为今日本国中的大姓家族,还分衍有樽茶氏、博茶氏、吉茶氏等。

      第三个渊源

      苴国之地,自秦、汉可考盛产茶叶。

      苴国,都城在土费城(今四川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)是东周战国时期开明氏蜀国的分封国,第一代君主是蜀王杜尚(开明氏九世)的王弟杜葭萌。所以也称葭萌国。

      开明十一世起,苴国与巴国友好,时常与巴国联合抗蜀。后来蜀苴关系恶化。

      到蜀王杜芦(开明十二世)时,蜀巴两国的交战很频繁,战国时期周慎靓王姬定六年,前316年,蜀国击退巴国来犯军队,得势的蜀王决定伐苴另立新苴侯,蜀王杜芦(开明氏十二世)令“五丁力士”限期开凿蜀国至苴国的石牛道,以便快速出兵打击越来越不听话的苴国。

     
    苴苴侯求救于秦,蜀王杜芦也派使者与秦结盟,目的是不希望秦干涉苴政。但狡诈的秦惠王嬴驷收了二国的礼物后,派张仪、张若、司马错率队走石牛道(今剑阁金牛道/剑阁道)灭蜀吞苴,蜀王身死,苴侯被废,蜀太子逃到彭乡(今彭州)被捉。

     

      秦惠王任蜀太子为蜀侯,张若为蜀相,置蜀郡。宣告蜀、苴二国灭亡。苴国共存在56年。

      国人在国灭后,不堪秦法的南下逃亡者有以“葭萌”、“苴”(后改为”茶“)为姓氏者,特别是在由古羌族演化出的彝族人中,茶氏更是为多。如明、清时期云南大理府保山县鲁掌土千总的茶氏,即系该支彝族茶氏族人。

      第四个渊源

      源于姬姓,出自唐朝期茶圣陆羽,属于因故改姓为氏。陆羽,公元733~804年,一名疾,字鸿渐,又字季疵,号竟陵子、桑苎翁、东冈子,又号“茶山御史”,复州竟陵人(今湖北天门)。陆羽从小就是一个孤儿。他因其相貌丑陋而成为弃儿,被遗弃于唐开元二十三年(公元735年),那时的陆羽才三岁,不知其父母是何许人,后被竟陵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在当地西湖之滨拾得。在湖北天门县西门外西湖之滨被当地龙盖寺和尚积公禅师收养。名的《陆文学自传》,是陆羽于二十九岁时为自己写的小传。他在自传中写道:“字鸿渐,不知何许人,有仲宣、孟阳之貌陋;相如、子云之口吃。”智积禅师以《易经》自筮,为孩子取名,占得“渐”卦,卦辞曰:“鸿渐于陆,其羽可用为仪”。于是按卦词给他定姓为“陆”,取名为“羽”,以“鸿渐”为字。后来陆羽就在黄卷青灯、钟声梵音中学文识字,习诵佛经,还学会煮茶等事务。虽处佛门净土,日闻梵音,但陆羽并不愿皈依佛法,削发为僧。

      唐天宝十一年(公元752年),礼部郎中崔国辅被贬为竟陵司马。是年,陆羽揖别邹夫子下山,崔国辅与陆羽就此相识。两人常一起出游,品茶鉴水,谈诗论文。唐天宝十五年(公元756年),陆羽为考察茶事,出游巴山峡川。行前,崔国辅以白驴、乌犁牛及文槐书函相赠。一路之上,他逢山驻马采茶,遇泉下鞍晶水,目不暇接,口不暇访,笔不暇录,锦囊满获。唐肃宗李亨乾元元年(公元758年),陆羽来到升州(今江苏南京),寄居栖霞寺,钻研茶事。次年,旅居丹阳。唐上元元年(公元760年),陆羽从栖霞山麓来到苕溪(今浙江吴兴),专心撰著《茶经》。期间,他常身披纱巾短褐,脚着蘑鞋,独行野中,深入农家,采茶觅泉,评茶品水,或诵经吟诗,杖击林木,手弄流水,迟疑徘徊,每每至日黑兴尽,方号泣而归,时人称谓今之“楚狂接舆’。唐代宗李豫后来还曾诏拜陆羽为太子文学,又徒升其为太常寺大祝,但陆羽都未就职。唐德宗李适贞元二十年(公元804年),陆羽逝世。陆羽一生嗜茶,精于茶道,以一部《茶经》闻名于世。《茶经》分上、中、下三卷,共十个部分,其主要内容有:一之源,二之具,三之造,四之器,五之煮,六之饮,七之事,八之出,九之就,十之图。陆羽对中国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,创造了中国绵延上千年而不朽的四大文化之一的茶文化,被誉为“茶仙”,尊为“茶圣”,祀为“茶神”。

      在陆羽的后裔子孙中,有以先祖名号“茶仙、茶圣、茶神”为姓氏者,改称茶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

      第五个渊源

      源于什勺氏,出自唐朝时期滇南蒙氏世家,属于避难改姓为氏。

      明、清时期,云南大理府保山县鲁掌土千总世代为彝族茶氏,传说其原为云南大姓家族蒙氏,是彝族先民六祖系统米(慕)靡的部落什勺氏的一个分支,原为南诏国王室,后因避难迁居哀牢,而将子孙分别改为茶氏、左氏等,世代相传至今。

      第六个渊源

     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

      今白族、羌族、哈尼族、僳僳族等少数民族中,均有茶氏族人分布,其来源大多是在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,流改为汉姓茶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

  •  茶姓郡望堂号

      郡望

      齐 郡: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,后改齐郡,治所在临淄(今山东淄博),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、广饶、临朐等县地。唐朝玄宗天宝元年(壬午,公元742年),改为青州北海郡,属河南道,县为属。唐肃宗至德二年(丁酉,公元757年),北海郡仍改为青州。唐朝宗永泰元年(乙巳,公元765年),道改为军,齐郡属平卢军节度使领辖,治所在益都,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。

      巴 郡:亦称巴州,位于四川东北部,大巴山南麓,东临达州,南接南充,西抵广元,北连陕西汉中;地貌多为山地和深丘。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时期,古巴族人就在该地区繁衍生息,春秋时期,巴州是巴子国的首都。战国时期秦国取古巴子国之地置巴郡,其时辖地在今重庆市一带地区。东汉朝建安六年(辛巳,公元201年)刘璋改巴郡为巴西,治所在阆中(今四川阆中)。后另以江州(今重庆)为治所,置巴郡。南朝齐国代置垫江县,北周时期改称巴县。南北朝时期北魏建巴州,后期为楚州,隋朝时期改为渝州,又以渝州为巴郡。由于唐朝许多诗文中有巴南、巴中之称,民国二年((癸丑,公元1913年),改巴州为巴中县。1993年7月,经国务院批准,四川省原达县地区所辖的巴中、平昌、南江、通江四县划出设立巴中地区,并批准巴中撤县建市,地区行署设在巴中市。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区,巴州成为重庆市巴南区。2000年6月,经国务院批准,撤销巴中地区和县级巴中市,设立地级巴中市,原巴中市改为巴州区。巴中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巴州区。

      堂号

      临淄堂:以望立堂,亦称齐郡堂、齐国堂。

      巴郡堂:以望立堂,亦称巴州堂。

  •  茶姓迁徙分布

      茶氏是一个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古老姓氏,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,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九百三十一位,以齐郡、巴郡为郡望。

      今云南省、浙江省、台湾省、日本、朝鲜、韩国、印度、孟加拉、伊朗、新加坡等地,均有茶氏族人分布。

      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姓,柴姓80多万酱姓不足百人

  • 姓氏 大陆 台湾 香港 澳门
    chá      
  •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    
      QQ头像使用方法
    把鼠标放到上面的一个QQ头像图片上,点击右键,选择“图片另存为”,把QQ头像保存到桌面上,然后点击QQ面板的“菜单”→“设置”→“个人设置”,这时就进入QQ的“个人设置”面板,然后在QQ头像右边点“更改”→选择“本地上传”→选择你刚保存的头像→最后点“确定”,这在你就拥有了超个性的QQ头像了,赶快试试吧。
    只有QQ会员或QQ等级在16级以上的用户才可以使用QQ自定义头像!
     
     
  •   茶字趣解

     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,中国文字极深象征性意义,自“茶”字普遍使用后,古念文人对茶字有不少趣解。

      “茶”字来龙去脉

      古时代称“茶”为“荼”,何时少了一笔的呢?那是在唐代开元年间,编了一部《开元文字音义》由唐玄宗作序,书中改“荼”为“茶”。皇帝代序的书谁还敢不遵照执行?经过一段混用时期,“茶”便完全取代了“荼”字。陆羽撰写《茶经》时,一律写作“茶”。

      以“茶”字象征长寿

      茶字以草字头,与“廿”相似,中间的“人”字与“八”相似,下部“木”可分解为“八十”。“廿”加“八”再加“八十”等于一百零八岁。所以把一百零八岁的老人称为“茶寿老人”。久而久之,许多人便将“茶”字代表长寿。

      让“茶”字回归自然

      “茶”字由草字头、“人”及“木”字三部份构成,“人”字在草字头之下,“木”字之上,意为人在草木间,孰能不喝茶,也表示引导人类回归大自然。

最新更新
精品分类
PC端 | 移动端
掌乐学(zhanglexue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Copyright©2009-2021 掌乐学 zhanglexue.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0019185号-1